12職教網(wǎng):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

網(wǎng)站首頁

您的位置:首頁 學(xué)歷類高職單招 → 2023年10月18日高職單招每日一練《語文》

2023年10月18日高職單招每日一練《語文》

2023/10/18 作者:匿名 來源:本站整理

2023年高職單招每日一練《語文》10月18日專為備考2023年語文考生準(zhǔn)備,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(xí),逐步提升考試成績。

判斷題

1、神話傳說“女媧補天”采用的是浪漫主義創(chuàng)作方法。() ?

答 案:對

解 析:本題主要考查學(xué)生對古代神話傳說的寫作手法的掌握程度。浪漫主義手法在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運用是很廣的。女媧補天是通過想象形成神靈,這些神靈被認(rèn)為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,體現(xiàn)古代人民的審美觀念。而對浪漫主義手法的一個很重要的運用就是用想象來創(chuàng)造神靈。

2、按照范圍大小,總結(jié)可以分為年度總結(jié)、季度總結(jié)和月份總結(jié)。()

答 案:錯

單選題

1、下列各組詞語中,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() ?

  • A:端倪、耽擱、通諜、沒精打采
  • B:暴躁、詭辯、煥發(fā)、輕歌曼舞
  • C:遷徙、樊籠、惱怒、真知卓見
  • D:膨脹、妨害、起訖、聞過飾非

答 案:B

解 析:A通諜-通牒C真知卓見-真知灼見D聞過飾非-文過飾非

2、下列語句中,標(biāo)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()

  • A:直到十幾天之后,這才陸續(xù)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(yán)厲的婆婆;一個小叔子,十多歲,能打柴了;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;他本來也打柴為生,比她小十歲。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這一點。
  • B: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,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。一一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,賈赦賈政之母也。
  • C:我已經(jīng)上了年紀(jì),不能拿棍子把鯊魚給打死。但是,只要我有槳、有短棍、有舵把,我一定要想法去接死它們。
  • D:與李白同時代的詩評家殷播稱《蜀道難》這首詩“奇之又奇”,試以第一段為例,說說詩人展開了哪些藝術(shù)想像?奇在何處?

答 案:B

多選題

1、下列交際用語使用得體的有() ?

  • A:還書用語:大作拜讀完畢,茲原物璧還。
  • B:請柬用語:6月16日是小女滿月之喜,本人略備菲酌,敬請各位光臨……
  • C:情景對話:“令郎貴庚?”“犬子今年14歲?!?/li>
  • D:回函用語:如不出意外,本人屆時定當(dāng)撥冗出席。

答 案:AB

解 析:選項C貴庚,是一個漢語詞語,意思是指敬辭,問人年齡。貴庚一般是對地位較高的人尊稱,是客氣的說法。通常情況下是對有一定年紀(jì)的人(三四十歲左右)用,對方年紀(jì)更大一些的用“高壽”。在這里對14歲的孩子使用,不得體。選項D中撥冗:(指對方)入于繁忙中抽出時間。冗,繁忙。釋義: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話,意思是說,請對方推開繁忙的工作,抽出時間來(做某件事情)。交際用語使用不得體。

2、下列有關(guān)文學(xué)、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有() ?

  • A:古代帝王、諸侯所祭土神叫“社”,谷神叫“稷”,后來的“社稷”代表國家。
  • B:“臣本布衣”“往來無白丁”中的“布衣”“白丁”都指平民,前者指的是沒有官職的人,后者指的是沒有功名的人。
  • C:我國古代的“文房四寶”是指筆、墨、紙、硯;“歲寒三友”是指松、菊、梅。
  • D:“說”是古代一種議論性文體,用以陳述對某些問題的看法,如韓愈的《馬說》,周敦頤的《愛蓮說》。

答 案:ABD

解 析:文房四寶指筆、墨、紙、硯,歲寒三友指松、竹、梅。C錯誤,ABD正確。

主觀題

1、這段文字從3個方面說明了“學(xué)習(xí)”所取得的成績,請對此進(jìn)行簡要概括。

答 案:(1)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“認(rèn)識”越發(fā)深刻、豐富。(2)“革命面目”煥然一新。(3)對現(xiàn)狀和歷史的“研究”有了進(jìn)步。

2、就“春天,花兒競艷”一句進(jìn)行擴寫。
擴句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?

答 案:示例:桃樹、杏樹、梨樹,你不讓我,我不讓你,都開滿了花趕趟兒。紅的像火,粉的像霞,白的像雪?;ɡ飵е鹞?,閉了眼,樹上仿佛已是桃兒、杏兒、梨兒?;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[著,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。

解 析:?

填空題

1、指出下列句中加括號字詞的活用現(xiàn)象并解釋其意。
邑人(奇)之,稍稍賓客其父

答 案:形容詞的意動用法,認(rèn)為……奇異

2、指出下列句中加括號字詞的活用現(xiàn)象并解釋其意。
(刑)人如恐不勝

答 案:名作動,施行刑罰

網(wǎng)友評論

0
發(fā)表評論

您的評論需要經(jīng)過審核才能顯示

精彩評論

最新評論
?